考试科目和形式可能会因专业和院校要求而有所不同。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相应军衔的指挥管理军官。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养目标应为非指挥干部,报考专业符合军队规定,由所在院校教务部门出具推荐审批表报名。符合国家和军队的其他招生政策及规定。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考生被我校录取后不参军。
军官考研究生最新政策
以陆军工程大学2023年招收军人硕士研究生类别包括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军队在职干部(含委任制文职人员)为例,具体报考条件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政治素质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立志献身国防事业。
2、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且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相关要求。
3、报考专业和本科所学专业要相同或相近,不同类别招生对象要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1)军队在职干部:须填写《军队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由所在师(旅)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审批,逐级上报军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备案。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上尉以上军衔的指挥参谋军官。
(2)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能按时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须填写《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经所在院校教务部门审批。
以下是考取军官考研究生一般的报名步骤
1、了解招生信息:关注军队相关学术机构或军事院校发布的招生信息,了解报名时间、考试科目、学习专业等相关内容。
2、准备申请材料:根据招生信息要求,准备好所需的申请材料。一般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个人身份证明:有效的身份证件复印件(如身份证、护照等)。
学历证明:相关学历的原件和复印件。
军事相关证明(如果有):如士官证、军官证等。
其他证明文件:如推荐信、个人陈述、科研成果等。
3. 填写报名表:按照招生机构要求填写报名表格,务必仔细填写,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4. 缴纳报名费(如果有):一些招生机构可能会要求缴纳一定的报名费用,具体金额和缴费方式请遵循招生公告要求。
5. 递交申请材料: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和报名表递交到指定地点,可以通过邮寄或亲自递交。
6. 参加考试:根据招生公告安排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考试科目和形式可能会因专业和院校要求而有所不同。
军人考研要求是什么?
研究生直招军官条件:
1、军人硕士研究生
招生对象包括军队在职干部、委任制文职人员、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有关报考条件如下:
有关报考条件如下:
(1)思想政治素质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有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基础,毕业时服从分配。
(2)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生须经所在院校批准,出具《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推荐审批表》。
(3)身体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军队院校学员毕业考核体格检查标准(试行版)》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以及学校辅助检查项目(传染病筛查),辅助检查项目见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体检标准》。
(4)符合《国防科技大学关于普通招考方式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规定(试行)》相关要求,不同类别的报考对象要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军队在职干部:任职岗位、年限及报考专业等符合军队规定,由所在师(旅)级(含)以上政治工作部门审批,军级单位政治机关核准,上报军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备案,持师(旅)级(含)以上单位政治工作部门审批表报名。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相应军衔的指挥管理军官。
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养目标应为非指挥干部,报考专业符合军队规定,由所在院校教务部门出具推荐审批表报名。不得报考军事学学科专业(不含军队指挥学一级学科下的军事情报学、军事信息学、作战环境学)和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5)现役军人须提交师(旅)级以上单位出具的最近一次体能考核达标证明(复试时提交)。
(6)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仅限军队在职干部报考。
(7)所有报考对象要按照学校通知要求(寄)送相关报考推荐审批表原件。
(8)符合国家和军队的其他招生政策及规定。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
2、无军籍硕士研究生
(1)我校从2013年起招收无军籍硕士研究生(学历证、学位证均由教育部认证),凡符合2021年国家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和军队无军籍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以及《国防科技大学关于普通招考方式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规定(试行)》相关要求的人员均可报考。考生被我校录取后不参军。
(2)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生需提供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及学生证。
(3)报考我校无军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须通过思想政治考核,其他相关条件遵照教育部相关要求执行。
(4)身体符合《普通高等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标准以及学校辅助检查项目要求(传染病筛查),辅助检查项目见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
(5)有工作单位且不离职的地方在职人员,如进入复试,须提供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全日制在校学习及同意定向或非定向培养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