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宋聘于齐,使之再拜稽首。当宋国向齐国使臣,让他再次鞠躬表示敬意。注释:1.孟母:指孟母骞,孟子的母亲。孟母教育孩子不只是要求孩子死记硬背,而是注重理解和思考。当孟子责备孟母骞再次鞠躬时,孟母以教导孩子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了她坚持正确教育原则的立场。
孟母戒子
孟母有教子:曰“不学翻,云云。”及宋聘于齐,使之再拜稽首。孟子让曰:“妇人,异事!”对曰:“抑君之教子也。”
翻译:
孟母教导孩子的规劝:说:“不要只是死记硬背,要以理解为主。”当宋国向齐国使臣,让他再次鞠躬表示敬意。孟子责备道:“妇人,你做了件奇怪的事情!”孟母回答道:“这是遵循君主教导孩子的方式。”
注释:
1. 孟母:指孟母骞,孟子的母亲。
2. 有教子:教导孩子的方法和原则。
3. 不学翻:不只是死记硬背,要通过理解来学习。
4. 云云:等等其他类似的教导。
5. 宋:指宋国,位于现今中国山东省东南部。
6. 聘:使臣。
7. 使之再拜稽首:让孟子向宋国使臣再次鞠躬表示敬意。
8. 孟子让:指孟子责备孟母骞。
9. 妇人:指孟母骞是一个女性,而受到孟子的责备。
10. 异事:指孟子认为孟母骞的行为与传统的尊卑礼仪不符。
11. 对曰:回答说。
12. 抑: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表示反问。
启示:
这则故事讲述了孟母如何正确地教导孩子的道理。孟母教育孩子不只是要求孩子死记硬背,而是注重理解和思考。当孟子责备孟母骞再次鞠躬时,孟母以教导孩子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了她坚持正确教育原则的立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应只追求表面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